《在路上》(On the Road),是一本曾經最為人熟知的流浪者文集。
這本書,誕生於二戰結束後的美國,由被譽為“垮掉一代”(BeatGeneration)的教主級作家Jack Kerouac,於1957年成書。
關於《On the Road》,我首先接觸的是英文原版(圖書館借的),之後,再閱讀的便是中譯版—-可以說,那根本就是兩部用著同一名字的作品。而導致這一結果的原由,實則就在於“垮掉的一代”,它是無法用中華思想去了解的。我並不想要去批判譯者,但對於那些早已垂垂老矣的前輩旅者們,如果想要真的了解他們,唯一的方式就是真正的上路流浪,如台北浪游作家舒國治,除此別無他法。
說到垮掉的一代,籠統上去看,這是一群在戰後蕭條中反叛游離的青年。他們生活簡單、不修邊幅,喜穿奇裝異服,拒絕承擔任何社會義務,並且大半輩子都以浪跡天涯為樂。他們蔑視社會的既定法規,反對一切世俗陳規和戰爭暴行,為了尋求新的刺激,他們總在強調絕對的自由,甚至往往,還會在旅途中以禪思,縱慾、吸毒、沉淪種種行徑,籍此向傳統的禮教標准宣示挑戰。
確實,在後人眼中如我看來, Jack Kerouac和他的同伴們以搭便車及徒步穿越美國之作法,在人類旅史上或堪稱標誌。以至六十年後的今日,他們當年所創造出來的無產浪遊思想,意識上也仍還在引導著一群又一群的年輕人們,於最無助失落時走向旅途。
但實際上這群人是否如公眾對他們的定論一樣,是生活的失敗者呢?
看完全書以後,我更寧願去相信他們是在尋找,是在日復一日的拷問著自己的靈魂。他們渴望能在流浪中發現自己,了解自己,而一部分的他們,確實也真的在路上找到了未來的歸宿。於是到了多年以後的今天,直到他們已再次回歸久違的社會體系,他們的身體,縱然已不再漂泊,但他們的精神,卻是永遠都還會在路上的。
需要特別強調的是,《on the road》實際上並不是一本如人們所想像中,含有“破壞性”的書。就像流浪式的旅行一樣,也不僅僅是只有逃避而已。相對來看,我更願意去想信無目標的旅程是“希望性”的,是一種能讓內心去切確“融入”環境,自然與社會的行為。因此,我僅引此書第一章結尾的一句名言來略為說明:「Somewhere along the line I knew there'd be girls, visions, everything; somewhere along the line the pearl would be handed to me." (“在社會標準這條線上,我知道某一個地方會有我要的女孩,理想,甚至一切。但沿著另一條路線繼續前行,我深信會有更珍貴的寶珠(暗喻人生)將交託予我”《本人自譯,詞不達意還請多多包涵》)。」
從這句話裡,我看見了一顆單純之心,也明白到了追逐自由的人,無論他們是'垮掉的一代',還是有如我們般的'20世紀末代',總體上,都實則是拒絕被慾望擺佈的一群。
有時,我們確實會因為頭腦發熱而突然幹出一些很出格甚至很誇張的事。但我們的本意,卻並非想要去真正的“不負責任”,我們這些人的偶爾虛榮,偶爾放縱,偶爾憂鬱,或偶爾幾近瘋癲,為的,也就只是想試驗一下那早已麻木的心靈,看看自己是否還有能力去快樂,去放飛。
於是乎,從種種的遊走測驗中,我們歷盡了自己的迷茫,失落與分裂。可同時間,我們亦在他鄉重啟了救贖,並且看見了久違的療癒契機。
而在這個你我都無語的年代,我們又該如何去定位自己的坐標?該如何去分辨什麼是理想而什麼是現實呢?
也許,答案就在路上。
也許,我們都已在路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