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初冬,我们搭乘台铁蓝皮普快车,在山与海之间漫游,从枋寮前往台东,下榻晃晃二手书店。 隔天,适逢书店公休,我们随着素素和小帮手们,参与鲁凯族代言人力元大哥(Lravorase Lra-madaralrae)的导览,一起走访达鲁玛克(Taromak)。 "达鲁玛克"是位于台东县卑南乡的鲁凯族部落,在族语中意为勇士居住之地。
在部落入口处的达鲁玛克纪念碑,力元大哥献上槟榔和米酒,向部落守护神"达阁阿克阿拉"(Takeake ala)祭告我们的到访,祝祷此行顺利。 完成"入境仪式"后,我们往山间出发。途中,我们在路边停下,他三两下削好剖半的竹片,示范怎么从涓涓流淌的山泉引水。 他就地取材,把野芋丛的几叶姑婆芋折成盛水容器和雨帽,甚至直接用以包裹野菜,据说还有保鲜作用呢!
沿途溪谷风光迤逦,蜿蜒山道把我们带到象征部落存在的祖灵石像,我们再次进行"入境仪式"。 这次,在力元大哥献上米酒后,我们依序往杯子斟入米酒,一一告知祖灵并祈求平安。 眺望眼前苍翠的中央山脉,我思索着鲁凯族的空间观,他们认为山顶是天堂,山腰是人间,山脚是恶地。 对他们而言,族人居住的空间,是一个有树、有茶还有野生动物的地方。
我们如同闯入宫崎骏动漫场景般,来到芳草鲜美的卡帕里瓦(Kapaliwa)——海拔约650公尺的达鲁玛克部落的舊部落。日治时期,鲁凯族被迫迁移山下,如今伫立于此的石板屋,是近年族人与志工以传统工法重建的常民家屋。力元大哥回到家屋的第一件事,便是在屋里生火。烟熏不仅可以除秽、预防木头虫蛀,更是与祖灵对话的信息传递。提及修复工程,他说:“我们修的不是房子,是人跟人之间的连接”,就像砌起石板屋的每一块石板都如此不同,每个人亦有不一样的个性,却可以互相支撑彼此。
下山之前的采集野菜体验,力元大哥介绍可食用和药用的野菜,还有户外“厕纸”。旧时,族人入山狩猎,靠着采集野菜果腹。他们把猎物带回部落分享,处理兽肉时会有祭辞,承诺会侍奉兽灵直至死去。鲁凯族不仅仅感谢动植物让族人的生命得到延续,面对自然灾害也抱持感恩心态,毕竟泥石流是石板屋建造材料的来源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,不就是如此么?
这一天其实是我的生日,部落风味的丰盛料理成了意想不到的生日大餐。餐桌上的树豆浓汤、绿茶饭、香椿饭、烤山猪肉以及特制酱料拼成靓丽风景,其中亮点是盐肤木,原住民盐份来源的山盐。饱餐一顿后,味蕾也和身心共同收获山林的疗愈。
归程中,脑海挥之不去的是群山环拥的静谧,想起在祖灵面前祝祷时,我悄悄希望可以旧地重游。不如下次就趁丰年祭再次前来?